|
|
目標: |
1. 拓展學習空間,提升學生學習動機,照顧學習多樣性。 |
|
課程特色 |
本校中文科一直致力透過多元化活動推動學生學習語文,不僅在知識方面涵蓋「讀、寫、聽、說」能力,更在實踐方面加入戲劇元素、語言遊學團及文化體驗,務求讓學生在日常生活的語境中培養出良好的語文能力。 |
|
優化校本課程 |
一. 戲劇課程:情境學習,活學語文
本年度中文科課程會進一步實踐戲劇教學,透過「定格」、「思路追蹤」和「焦點人物」等戲劇習式,創設有利的學習情境,促進師生在課堂互動,激發學生興趣和思考。另外,學校更成功邀請多團劇團共同協作,為學生提供多個互動教育劇場和戲劇實踐計劃,透過演教員生動、活潑的教學,全面提升學生的鑑賞和表達能力。 |
活動 |
合作機構 |
玩創童話—《如果小飛象不會輸》戲劇創作實踐計畫 |
中英劇團 |
「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:中國經典名著教育劇場計劃」2023-2024年 |
愛麗絲劇場實驗室 |
賽馬會「趣看文言」戲劇教育計劃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 |
7A班戲劇組 |
粵劇折子戲表演 |
劍心粵劇團青少年團員 |
詩人別傳2.0 |
愛麗絲劇場實驗室 |
2022/23少年登台:學校演藝實踐計劃 「經典之旅:從課本到戲劇V」戲劇實踐計劃 |
新域劇團 |
十八有藝屯門學校偶影互動示範演出 |
香港偶影藝術中心 |
創作巡迴音樂劇《語文特攻隊~毛筆奇俠》 |
夢飛行合家歡劇團 |
小不點學粵劇工作坊 |
查篤撐兒童粵劇協會 |
玩創童話—《如果泰山出了城》戲劇創作實踐計畫 |
中英劇團 |
賽馬會中國詩人別傳教育劇場計劃 |
愛麗絲劇場實驗室 |
小學巡迴教育劇場-《路在口邊》 |
遊劇場 |
小學巡迴教育劇場-《多功能度假村》 |
遊劇場 |
小學巡迴教育劇場-《醫生在線》 |
遊劇場 |
|
|
班際戲劇比賽 |
中文科戲劇學會 |
|
|
駐校劇團培訓計劃 |
劇團造訪 |
|
|
促進自主學習 |
二. 語言遊學團:到訪各地,交流所學 中文科每年為學生籌劃不同主題的遊學團,致力為學生創設真實的學習語境,讓學生在日常生活的處境中,運用自己的語言去與各地學生、居民進行溝通和交流,藉此提升學生的自信心,拓闊個人的眼界。
|
|
三. 中華文化日:文化瑰寶,親身體驗 學校每年不但拍攝賀年音樂短片,創設中華文化頻道,更舉辦多個中國文化體驗活動,如「中華文化日」、「閱讀日」及「午間普通話活動」等,通過以上營造真實情境的學習活動,讓學生可以欣賞中國傳統文化的可貴一面,從而提升學習中文的興趣。
|
|
賀年音樂短片 |
中華文化頻道 |
|
|
舞獅體驗 |
試穿華服 |
|
|
中國舞表演 |
書寫揮春 |
|
|
四. 多元智能:興趣主導,發揮所長 中文科每年按學生的興趣和學習需要提供各類型的多元智能活動,如拔尖寫作班、普通話集誦隊和中文戲劇學會等,而本年度中文科更與不同文藝機構合辦中文培訓活動,如愛麗絲劇場實驗室「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:中國經典名著教育劇場計劃」2023-2024年、香港大學「成長易—高效能多元文化中文學習及幼小銜接」計劃、和賽馬會「看動畫.讀名篇.識古文」學習計劃計劃等。另外,中文科鼓舞學生參與不同範疇的公開比賽,如學校朗誦節、全港中小學中文硬筆書法比賽及東井圓林東慈善基金作文比賽等,透過與他人不斷交流和切磋,從而提升中文水平,追求卓越。
活動 |
合作機構 |
「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:中國經典名著教育劇場計劃」2023-2024年 |
愛麗絲劇場實驗室 |
「成長易—高效能多元文化中文學習及幼小銜接」計劃 |
香港大學 |
賽馬會「看動畫.讀名篇.識古文」學習計劃 |
香港教育大學 |
|
|
「大手牽小手:共創輝煌中國夢」作文比賽一等獎 |
童言無忌——全港中小學兒童權利演講比賽冠軍 |
|
|
「傳承的力量: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」作文比賽冠軍 |
「菁英盃」現場作文
決賽一等獎 |
|
|
香港學校戲劇節傑出整體演出獎 |
香港學校朗誦節 普通話集誦亞軍 |
|
|
全港學界狀元爭霸戰狀元 |
「龍的心-中國情:華夏文明永相傳」作文比賽一等獎 |
|
|
荃灣大會堂戲劇公演 |
學校中文戲劇學會 |
|
|
五.語化堂:語言文化,體驗學習 中文科在星期四下午時段加入語化堂,讓學生透過實際的生活情境學習語言及文化,除了有文化知識、戶外寫作考察、戲劇觀賞外,更加入書法、水墨畫和武術等中國國粹課程,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語文能力。 |
|
|
|
|
2024-2025年度中文團隊合照 |